人工智能技术会诱致劳动收入不平等吗

发布者:李恩华 发布时间:2021-08-10 浏览次数:174

     眼下,前沿研究开始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是否诱致中国劳动收入不平等?人工智能技术将通过哪些途径影响劳动收入分配?针对这些问题,由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王林辉牵头完成的研究,通过揭示人工智能技术影响劳动收入分配的内在作用机理和提供中国经验证据,给出规避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加剧收入不平等风险的政策建议。

人工智能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正加剧

王林辉教授及其合作者胡晟明、董直庆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岗位更迭效应和生产率效应非对称地影响劳动收入差距,并引发部门间劳动收入差距在2001-2016年期间年均扩大了1.739%。

与此同时,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倾向于在低技术部门表现为自动化扩张形态;而在高技术部门的新岗位创造形态突出,其通过更多增加高技术部门劳动岗位的方式,加剧扩大了收入不平等。

人工智能技术的生产率效应存在门槛特征,其影响方向受到高、低技术产品替代弹性和自动化岗位比例与资本投入占比相对大小的约束。当前我国高、低技术部门产品间替代弹性小于1,并且自动化岗位占比低于资本投入占比,人工智能技术倾向于引发低技术部门自动化扩张,通过降低高、低技术部门相对生产率而扩大收入差距。

分地区测算结果表明,相对劳动密集地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对资本密集地劳动收入差距的扩大作用更为明显,但对劳动密集地的影响不断增强;相对于技术密集地而言,在非技术密集地高低技术部门收入差距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更大,且技术与非技术密集地中岗位更迭效应均大于生产率效应。

建议逐步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课程

当前世界正处于人工智能技术掀起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浪潮”之中,人工智能技术将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必将对不同部门的劳动产生持续冲击,劳动力市场地位以及不同类型劳动收入不平等将是收入分配领域未来长期且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基于此,政府应在以下几方面引起重视——

首先,健全就业培训机制全方位提升劳动技能水平。为有效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劳动岗位替代作用造成的收入不平等现象,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资规模,建设以高校为人才储备摇篮、以企业为技能实践基地的全方位就业培训机制,从而为社会不断输送高素质人才。

具体而言,企业在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同时,应积极组织员工参与技能培训,以提高劳动技能水平,从而适应新的生产需求。伴随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未来的社会生产将更加需要智能化管理及高层次技术人员,高等教育和高职院校应迎合实践需要,逐步增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课程,并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师资培养,鼓励支持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趋势。

其次,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并努力创造再就业机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起步阶段必定会经历一些优势群体从中获益,另一些弱势群体将面临失业和再就业困难。

为有效缓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阵痛”,政府应继续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生活补助,为其提供公共服务岗位,积极建立与企业的合作培训制度,以创造再就业机会。对优势群体而言,政府通过补贴手段鼓励其创新创业,努力引导其更适应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升级,从而创造更多就业。

积极引导“人机协作”而非“机器换人”

同时,还要积极引导人工智能技术朝着“人机协作”的方向发展。

政府应适度控制生产活动中的自动化规模,防止“过度”自动化现象的出现,并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大力支持研发团体发展可以直接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人工智能技术,并非以牺牲劳动者就业为代价促进产出效率提升,积极引导人工智能技术朝着“人机结合”而不是“机器换人”的方向发展,促使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与劳动者相互“合作”而非“竞争”的作用。

另外,要注重人工智能技术对不同地区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差异,以制定适宜的地区发展政策。

针对发展初期,人工智能技术对资本密集地的劳动收入不平等加剧作用较大,但劳动密集地受到的影响正在不断增强,政府应在大力推动人力智能技术发展同时,可以先考虑扶持资本密集地的低收入群体,并积极引导人工智能技术在区际间的技术溢出效应。

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对非技术密集地劳动收入不平等的正向影响效应较大,非技术密集地多为经济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的发展中地区,而技术密集地则多为经济发展领先、基础资源雄厚、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密集的发达地区。为此,政府应制定适宜政策,鼓励技术密集地积极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加强技术外溢,另一方面应注意预防人工智能技术对非技术密集地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做到取长补短、稳中求进。

(本文原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王林辉、胡晟明、董直庆)来源:劳动观察

初审| 苏   瑞
复审| 王方方
终审| 李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