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1月27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印发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显著,2018-2020年起步期的行动计划全部完成,部分重点任务和工程超预期,网络基础、平台中枢、数据要素、安全保障作用进一步显现。
2021-2023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制定《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经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21年1月13日印发和实施。
《计划》提出,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其中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建成,在10个重点行业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标识解析体系创新赋能效应凸显,二级节点达到120个以上。打造3~5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20个区域级分中心和10个行业级分中心。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网络、标识、平台、安全等领域一批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突破,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建立统一、融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关键领域标准研制取得突破。
为更好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国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开展《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2020年5月,国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17个部门、6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62个互联网平台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29家金融机构、26个高校和科研院所、5个行业协会,共同发起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以下简称“伙伴行动”),共同帮扶中小微企业脱困纾困、转型升级。“伙伴行动”首批提出500余项帮扶举措、300余项减免费服务,预计将提供帮扶资金近4000亿元,开放上万项数字化转型培训课程,具备支撑1000万家中小微企业转型的服务能力。
《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支持中小企业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缩短转型周期,提高转型成功率,提速增效、畅通产业链,它是针对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困难,解决“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现实难题。
一直寻求数字化转型的理论体系和正确方法,期望与产业经济实践快速融合,争取校企合作共建尽早取得显著成效,广东迈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青莲女士等一行人,于2021年12月9日专程访问广东财经大学佛山校区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智数学院党委书记李恩华、副院长王方方等学院领导,接见了周董事长一行并深入交流与充分沟通。校企双方领导层交谈气氛融洽和愉快,务实地探讨了合作共建的基础和具体内容,快速落地合作项目的方式和有效途径,拟定了合作框架和对策措施。
企业家讲述了当年创业初衷、发展历程、目前经营状况、战略合作意向和愿景展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迈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软件开发、网站运营、工业仿真设计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长期致力于服务中国装备制造业,提供专业的软件产品和技术支持,为零配件企业创建优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上下游的信息沟通和产品选型、生产制造架起了便捷的桥梁。2015年4月,获得国内投资基金的投资正式全面转向工业互联网,注册资金5560万元,公司总部从济南正式迁移到杭州!
迈迪网,是迈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的专业针对装备制造业的网络平台,集技术研发、产品选型、生产控制、采购销售于一体,是目前国内真正的工业互联网模式网站。“迈迪网”经过不断完善和升级,目前已成为装备制造业专业的零配件产品推广平台,直接面向制造业的设计选型工程师,使配件生产企业迅速了解产品需求状态,以便及时跟进销售,真正做到了精准的客户资源定位,为配件企业节省了大量市场费用。同时,“迈迪网”也为技术工程师的设计和选型提供了庞大的资源库,便于企业进行快速设计和生产周期控制。目前网站在没有进行广告宣传和深度推广的情况下已有在线注册用户15万余家,在线展示各类机械零配件几类2万余件产品,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且完全符合关于大力发展“互联网+”的理念和期望,正在成为国内面向装备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专业平台。迈迪旗下产品:迈迪云、迈迪网、迈迪通、迈迪设计宝、迈迪国标物联码,都获得了市场的一致认同,积累了大量的用户。
迈迪网是国内首家工业产品设计研发、采购销售、加工制造一体化的电商平台!迈迪公司开创性地建立了面向装备制造业的专业的功能性电商平台——迈迪网,将国内优秀的零配件企业产品制作成可被三维设计软件直接使用的三维模型样本,放在迈迪网上供广大设计者下载和使用,配合迈迪公司开发的迈迪设计宝软件进行调用,极大方便了设计人员的外购件选型工作,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配合迈迪通软件,配件生产企业可以直接获知谁在使用本企业的产品,便于及时与设计师沟通,使销售更加精准快捷,节省市场费用,减少中间环节。
11月27日,由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化实验室”和广东财经大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一届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研讨会暨广东省哲学社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年会”在我校佛山校区召开。来自广东财经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珠江水利委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近30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副校长邹新月致欢迎辞。他指出,我校在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上,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紧跟国家重大战略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脚步,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社会服务理念。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有利于推进实验室探索出一套适合新时代新文科、新商科发展需求的创新发展机制,将实验室打造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流学术平台、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基地,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献言建策,共同书写“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这篇文章。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广东省气象部门学科带头人、广东省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创新团队首席邓雪娇做题为“广东环境气象的研究进展”的报告,分别从环境气象国内外研究概况、广东省环境气象研究进展、环境气象团队工作展望、未来可能的合作方向等4个方面对环境气象研究进行了全面介绍。珠江水利委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小明以“粤港澳大湾区水陆资源优势及发展分析”为题,从世界湾区自然属性比较、珠江河口自然属性与发展演变、大湾区城市水陆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等4个方面系统解读了粤港澳大湾区水陆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大锋做题为“提升广东野外监测水平,为生态建设提供数据支撑”的发言,由野外监测现状引出提升广东野外监测水平的解决方案,对相关核心技术及应用进行了场景演示。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陈惠珍以“‘双碳’目标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监管法律制度”为题,对“双碳”目标下中国碳交易面临的风险及其监管、碳排放行为法律监管、碳排放配额交易的法律监管等进行法学视角的系统性研究。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化实验室研究员王翊以“市场化减排的累退效应与大气生态补偿”为切入点,通过对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变化、大气排放空间的公平利用、减排累退效应测算与消除的理论探讨,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自然资本的可持续利用、有效利用和公平利用同时满足的发展模式。经济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姚维保以“数字化时代实验室建设的思路与经验”为题,提出数字化时代要构建市场仿真下的新商科实验教学新生态,明确了实验平台、课程体系、管理模式、实施路径等建设思路,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揭牌仪式环节,与会专家共同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揭牌,并倡议成立数字绿色发展研究联盟。圆桌论坛环节,实验室执行主任王方方做实验室建设年度报告,实验室团队成员对实验室发展的定位目标、团队建设、制度建设、保障措施等展开了热烈研讨。
初审:张严 复审:王方方 终审:李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