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国家公派留学访问学者,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入选第三届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12年9月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现任广东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
大力建设数字经济学科,为国家和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智力支撑,是高校提升新文科建设水平、增强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明确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内涵
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要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动学科专业升级改造,构建适应国家、区域战略需求和支撑知识创新的学科专业体系,是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数字经济学科是新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文科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理念是数字经济学科建设的重要遵循。
新文科的育人理念是数字经济学科建设的目标指向。新文科具有突出的育人导向,立德树人是新文科的价值旨归,学科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的根本落脚点都在育人。数字经济学科建设要遵循新文科的育人理念,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发挥文科的价值引领功能,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塑造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使学生成长为既有数字经济时代正确价值观又有数字经济和管理专业能力的时代新人。
新文科的立场理念是数字经济学科建设的服务面向。新文科建设要立足中国国情,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探索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回应中国之问。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同样要站稳中国立场,扎根中国大地。在教学上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强化学生理解、洞察国情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学科研究和社会服务上,要瞄准国家和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积极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聚力攻关各种卡脖子难题,把论文和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新文科的融合理念是数字经济学科建设的主要方法。学科交叉融合,尤其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理工科的深度融合,是新文科的显著特性。数字经济学科是数学、计算机、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兴学科,是文理兼容、商技融合的典型学科,其形成、发展均依赖于学科融合。建设数字经济学科,要在教学、科研、人才团队上贯彻融合思想,构建跨学科团队组织、体制机制和平台载体,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和主体、资源、场域、制度分隔。
新文科的创新理念是数字经济学科建设的基本动力。创新既包括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也包括理论体系、学术体系的创新,它是新文科的灵魂和追求,也是数字经济学科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数字经济学科的理论体系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而成的。现代社会技术进步速度快,更新换代频繁,并引致新产业、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持续发生深刻变革,数字经济学科的教学、科研需要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同时,传统经济学理论主要是基于工业经济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形成的,与数字经济社会存在不少不相适应之处,亟待根据数字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深化创新和变革,促进数字经济学科理论的成熟完善。
谋划数字经济学科建设路径
全方位融入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大局,优化学科建设方向。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数字经济学科的发展,要主动融入、服务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大局中,以“学校所长”对接“区域所需”,通过扎根地方、服务地方,汲取、汇集发展资源,形成学科建设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生态。不同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阶段、重点、结构、特色均存在差异。高校要深入调研和掌握服务面向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并紧扣区域产业需求确立学科建设的方向和内容,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助推器。在人才培养上,要紧跟数字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步伐,动态调整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将产业内容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中,为产业发展输送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在学科研究上,要围绕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克难,打造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并积极组建高端智库,通过政策咨询等途径建言献策,助推产业发展。
全链条贯通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全过程,丰富学科建设内涵。学科是相对独立的专门化知识体系,学科建设要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等方式承担起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责任,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科内涵建设水平。首先,知识生产的主要途径是科研。目前,数字经济学科的理论体系仍处于完善阶段,要持续探索数字经济学科的研究范式、方法,加快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对传统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在数字经济领域应用的改造,尽快构建起比较成熟完善的数字经济学科理论体系。其次,数字经济学科知识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人才培养。要持续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平台、质量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提高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卓越性。最后,数字经济学科知识应用的主要途径是科研和社会服务。要加强数字经济应用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打造特色咨询专家团队,建设特色新型专业智库,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积极承接相关规划制定、文件出台、绩效评估、发布各类蓝皮书和咨政报告等重要工作,加强决策报告撰写服务,拓宽报送渠道,增强服务能力和水平。
全领域协同打造育人和创新共同体,汇聚学科建设合力。以超学科思想,促进不同学科之间以及学科、非学科主体和要素的协同整合,形成融合创新的学科发展新格局。不同学科、专业教师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构建数字经济学科共同体,将各学科的研究方法、技术和既有理论成果融合、渗透和创新,形成与数字经济相关的课程内容和理论创新。学校管理部门要完善促进跨学科教师协同联动的组织、资源配置、评价机制,强化学科共同体建设。不仅校内要实现跨学科融合,学校与校外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等主体也要实现融合,形成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的协同育人和创新共同体。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已经成为相互渗透和促进的有机统一体,知识生产早就突破了大学的边界,只有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才能有效促进数字经济学科的教学科研融合创新。
全要素整合凝练特色,培育学科建设优势。学科特色是学科优势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对资源和实力比较有限的地方高校而言,更需要找准自身特色,以特色为突破口和重点方向,集中力量打造自身优势,在学科竞争中突围而出。数字经济学科特色的形成有多重来源,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向、成果上,要通过对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学校办学传统、学校学科支撑、数字经济学科特点等要素进行全面分析、研判和整合,探寻符合产业和学科发展趋势且学校又能形成相对优势的结合点,确立学科特色。
全面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学科建设
广东财经大学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财经政法人才培养高地,也是现代服务业与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研究重地。广财近年来大力发展新文科,从体制机制、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科研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全面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学科建设。
构建协同联动的数字经济学科治理体制机制。为适应数字经济学科跨界融合特点,广财成立了由分管校领导作为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参与的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定期商讨学科建设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构建融合发展的数字经济学科专业体系。坚持分层分类、交叉融合、整体联动的原则,构建“一主体、三突出、多协同”的数字经济学科群。“一主体”是指以数字经济学院为主体;“三突出”是指金融学院突出数字货币、科技金融学科优势,财税学院突出数字资产、数字财税学科优势,经济学院突出数字贸易、数据价值学科优势;“多协同”是指形成以经济学为引领和带动,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多学科融入支撑、协调推进的学科发展格局。同时,广财正在制定学科负责人管理、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学科动态调整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在本科专业布局上,新开设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跨境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或方向,构建数字经济专业群。探索跨学科、跨学院协同共建机制,集中资源和优势,促进各专业集约发展、融合发展。
构建“本研一体”的高质量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在本科人才培养上,广财与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共同建设“建行—广财数字金融班”,校企双方共同商定培养方案、共同授课,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和实习,优秀学生可以优先安排就业。充实数字经济课程群,在专业选修课中设置“商技融合”特色课程;今后还将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增加数字治理法律、数字监管技术与方法等相关课程。依托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商科实验教学中心,重点营造数字经济创新实验环境,构建基础技能型、跨学科综合型、研究与创新型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立体化构建新商科实验教学新生态,提升学生数字技术实践能力。在研究生培养上,成立数字治理研究生导师培养组,制定培养方案,培养数字治理研究生,加快推进自设目录外二级学科数字经济或数字治理的论证与备案,力争获得学术性学位授予权。
构建特色鲜明的数字经济学科科研体系。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和学校学科优势,着力打造数字金融、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贸易、数字经济理论与人工智能算法等特色研究方向,并在金融科技、数字贸易规则和人工智能算法等研究领域形成一定的开创性。不断完善科研平台集群,在原有的广东省科研创新平台基础上,新设中国数据研究院,明确“一体两翼”的发展布局,即以学术研究为主体,以智库研究和培训服务为两翼,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国内数字经济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研究机构和人才培训基地。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提高数字经济学科相关省级科研团队在建设、管理、考核和监督等方面的水平,致力于产出高质量、高水平、高引用率的精品论文,提升决策咨询报告水平。
构建需求导向的数字经济学科社会服务体系。坚持需求导向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打造高质量智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科团队积极就地方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安全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问题撰写决策咨询报告,并获得中央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等领导批示或采纳。广财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州分院共同筹建广东省数字经济协会,依托粤港澳高校联盟框架组建粤港澳高校数字经济专业联盟,健全社会合作和服务平台,提升合作深度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