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学者共研数字经济合作发展,拟设粤港澳高校数字经济联盟

发布者:王方方 发布时间:2022-11-15 浏览次数:11

1111日至12日,由广东财经大学和长安大学联合举办主办、广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承办的“数据社会与数字经济暨‘一带一路’合作国际学术会议”上,30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以线上方式,围绕数据社会、数据法与数据流通、数字石油石化、数字贸易等专题共同研讨,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新思潮。活动现场还发布《大湾区城市人才安居指数报告》,并拟成立粤港澳高校数字经济联盟。

共同建立粤港澳高校数字经济联盟

随着数据社会初步形成,“一带一路”跨国数字经济合作发展逐步成熟,数字经济建设将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更高,发展更快。此次学术会议紧扣“数据铸就新时代 数字谱写新篇章”国家发展主题,旨在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特别是“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建言献策。

当天,来自澳大利亚科学院、俄罗斯工程院、波兰科学院的院士,以及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新加坡、秘鲁等320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组织67场学术报告,涵盖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社会、数字经济、数据法与数据流通、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数字石油石化、数字贸易7个平行论坛,举办了历时半年、100多支队伍参加的数据杯知识竞赛总决赛。云参会代表进入视频会议Zoom会场,全员可进入会议元宇宙VR会议中心参观参会参展。

在活动现场,广东财经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王宇晖副处长宣布广东财经大学与大湾区高校共同建立粤港澳高校数字经济联盟,粤港澳三地学者就数字经济合作发展进行深入交流。香港大学钟润阳博士以大数据的要素价值作为切入点,以制造产业中核心技术的RFID设备和无线网络系统为例,介绍物联网机制,创造一个智能制造环境和可靠的智能仓储系统。香港理工大学郑湃博士所带领的工业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服务研究团队(RAIDS)从智能产品服务系统角度,提出设计熵理论,从数字化浪潮历程出发,简述产品服务系统智能化的发展过程和组成关系,直言要以核心技术助力转型,抢占AI数字市场份额。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刘成昆所长详细介绍澳门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况、问题和展望。

大湾区应形成城市群住房协同效应

在会上,广东财经大学中国数据研究院院长李德洗发布《大湾区城市人才安居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惠州、佛山、东莞综合得分较高,主要与人才最看重的“政策支持”关系最大。例如,惠州为包括中级以上职称在内的优秀人才提供低租金入住的人才住房,为人才提供实物补贴力度大、支持范围广;佛山在住房保障方面走在珠三角前列,“十三五”时期以市场上购买、长期租赁、直管房改造以及企业在园区配建等方式筹建筹集1万多套保障性住房,“十四五”时期计划筹建1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东莞2015年以来出台六份聚焦人才安居的政策文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公寓,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安家费,为学士学历以上和初级职称以上的人群均预备了补贴政策。但从住房品质和住房负担及市场有效性三个维度观察,佛山、惠州、中山排名较好,其原因主要在于上述三市的住房较新、住房消费成本相对不高、土地供应相对充足。

报告引入标准房概念测量居住成本发现,深圳、广州的居住成本显著高于其他城市。结果显示,深圳的标准房租金收入比接近31%,珠海、广州略低于25%;其他城市的租金收入比均在15%左右。在购房负担方面,深圳标准房房价收入比达26.5,广州排名第二,东莞、珠海标准房房价收入比略低于10,佛山、中山、惠州三地仅为5以上。

报告还提到,住房与人口分布的结构性矛盾——人口不断向大城市聚集、人口密度大导致大城市难以提供较好住房供给,而中小城市住房条件良好,却因就业机会、收入增长预期、公共资源不足难以吸引人口流入——是一个系统性矛盾。这一系统性矛盾解决必须从城市群视角解决,即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和灵活的住房政策,充分利用好城市空间资源的差异,实现人与空间的优化配置。未来,大湾区要进一步形成城市群住房协同效应,解决规划不统一和公共资源配置不平衡的问题,加快形成城市群一体化协调供给机制。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