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栏目对该话题进行理论问答。
主持人:赵 鑫
嘉 宾:王方方(广东财经大学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教授)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主持人:中央多次强调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色转型为何重要?
王方方: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型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态环境压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背后是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较低的生产效率,这种发展方式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刻。绿色转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绿色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变方向,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指从传统的、污染的、高耗能的、高排放的发展方式向以生态环境为中心、节俭、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方式转变。绿色转型要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发展与民生同绿色转型紧密联系起来。
绿色转型也是我国勇于担当国际责任、向世界发出大国承诺、为全球气候问题提供中国力量的必要作为。绿色转型是全球性的议题,要想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加强各国之间的环保合作。作为守信用的大国,我国坚持将低碳绿色融入发展理念中,为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如何平衡绿色与发展是我国绿色转型的核心所在
主持人:绿色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中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
王方方:首先是能源问题,我国的能源消费一直以煤炭资源为主,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也呈现“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必然要求我国实现能源的绿色转型。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同样面临如何同时实现保障能源安全、达到能源公平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
其次是产业问题,我国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下,高碳、高耗能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些行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作为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促进工业低碳化转型是实现绿色转型的重中之重。但目前我国工业转型还处于“体量大任务重”的攻坚阶段,如何推动绿色技术破局,淘汰落后产能,进而实现工业领域的低碳化是实现全面绿色转型的又一关键问题。
再次是环境治理问题,经过长期的粗放式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重,特别是污染物排放规模居高不下,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巨大,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目前我国的空气质量、水环境状况以及土地环境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同时环境治理手段依旧以行政处罚为主,市场化的环境规制手段尚不成熟。如何优化环境治理手段,实现环境的改善是又一重要议题。
总体而言,我国绿色转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十分复杂,转型过程道阻且长,如何平衡绿色与发展、规划转型新路径是我国绿色转型的核心所在。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必须将先进制造业放在重点发展位置
主持人:绿色转型是一场系统性的变革。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做好哪些重点任务?
王方方:一是坚定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营造绿色生产和生活的新风尚。在生产领域,推行绿色生产观念,克服以往生态保护与生产相对立的思维,加强企业和产业在绿色转型中的责任。在消费领域,树立绿色消费观念,推行适度消费、可持续消费等消费观,杜绝铺张浪费,倡导节能节约。
二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提高经济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必须将先进制造业放在重点发展位置,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低碳化转型,实现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升级。在农业生产领域,构建循环农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倡导节水灌溉,推进绿色养殖,聚力农业绿色转型。在第三产业方面,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三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将绿色技术进步作为绿色转型的核心推动力。加大绿色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整合社会创新资源,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处理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以及绿色信息化技术等绿色技术创新及应用。
四是强化绿色发展制度供给,保障和引导全社会系统性的绿色转型。作为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刚性约束,绿色发展制度能够更好地为绿色转型保驾护航,为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提供制度指引。要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创设激励机制,通过完善相关财政与金融政策,丰富环境治理和绿色转型手段,引导市场机制为我国全面绿色转型增添动力。
来源:深圳特区报
初审:苏瑞
复审:王方方
终审:李恩华